球磨机的磨矿是以提高转速率以增大球荷,以强化球来研磨的。球荷处于抛落状态下分为四区:圆运动区、抛物落下区、肾形区、空白区。其实影线的部分为圆运动区,在此区内矿石被钳在钢球之间受磨剥作用。其虚影线的部分为抛落区,在钢球下落过程中,由于下落速度相同,球与球之间没有相对运动,不能起磨矿作用。但是,在抛落区的底脚与圆运动区的交界处,钢球产生冲击、跳动和滚动等,处于异常活跃,磨矿作用最强,此区称为底脚区。靠近节能球磨机中心部分,钢球的圆运动和抛落运动已难明显地分辨,未画影线形状如肾的区域称肾形区,此区内钢球仅作蠕动,磨矿作用很微弱。当装球较多而转速又不足以使它们活跃运动时,肾形区就较大,磨矿效果也较差。在她落区外月牙形的空白区中没有钢球,自然没有磨矿作用。转速不足时,钢球抛落不远,空白区就较大。但转速过高时,钢球抛得过远,空白区虽小,但钢球打击点高,打不着矿石,打着衬板时把能量传回筒体,又加剧钢球和衬板的磨损,磨矿效果也差。
其磨矿的四个区域钢球有不同的能态,调节四个区域的大小也就调节了节能球磨机内钢球的能态。而四个区域的大小实际上由转速率和装球率来控制及调节。要增强磨矿作用,就要减小肾形区,使球充分活跃,又要适度控制空白区,使钢球不至于出现空打衬板的现象。实际上就是控制和调节圆运动以及抛落运动的钢球比例,也就是改变磨机球荷切面积中各部分的大小比例。
可见,装球太少时全部运动的球荷面积很小,磨机内起磨矿作用的部分不多。但如果只是装球适宜。而转速率过低,则几乎没有作抛落运动的球荷面积,成为泻落状态,磨剥作用比冲击作用占优势。只有装球率和转速率都合适,才能保证抛落状态并有较大的抛落运动的球荷面积,使冲击作用较为充足。
因此,磨机内球荷的能态可以根据磨碎力的形式和大小要求而进行调节,使效果满意。
本文来自宋陵矿山球磨机专题网:http://www.qiumojisl.com